将变形作为管廊哈芬槽抗震结构性能的参数,还可以对管廊哈芬槽结构的整体行为进行合理的控制。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位移(变形)的抗震设计上,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被公认为是现阶段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高为便捷的一条途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1年前先系统的阐述了控制结构位移的抗震设计思想,认为结构的层间位移是直接影响结构和非结构构件损伤破坏程度的主要因素,设计人员在 进行管廊哈芬槽抗震设计时应采用位移参数来选择经济有效的抗震结构体系。他所提出的设计思想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指导设计人员直接把位移的计算与结构反应需求联系起来,因而只能称其为基于位移的概念设计。20世纪60年代,New-mark前先注意到管廊哈芬槽具有良好变形能力的结构可以在较小承载力的情况下承受较 大的地震作用,并研究了单自由度弹塑性系统与对应的弹性系统在地震作用下位移反应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多 水准抗震设计理念在抗震规范中实施,许多国家的抗震规范都规定了对结构进行层间位移角验算。